今天是:

安全知识

安全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知识 >> 正文

关于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2-05-09   来源:保卫处      浏览次数:

近年来,利用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十分猖獗,多数手机持有者均收到过犯罪嫌疑人发来或打来的各种虚假信息,部分群众被骗,损失惨重。电信诈骗犯罪已成为侵害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突出犯罪问题。我市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开展了严打整治和防范宣传教育活动,有效遏制了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但由于此类犯罪手段不断翻新,欺骗性和再生性极强,近期在我市又出现反弹。为切实提高全社会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防范手段和工作机制,现就在驻济高校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认识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活动的特殊重要性。电信诈骗具有境外或省外遥控、异地提款转款、快速洗钱出境等特点,公安机关打击处理和追赃减损工作难度大。骗子往往购置多个短信群发器,把七八部手机和群发器连接起来,以每天群发数千条短信的速度发送到全国多个省市。所用手机号都是不记名的,座机号多是网络虚拟电话。据落网的犯罪嫌疑人供认,他们每天在上午9时、下午1时等时段集中群发短消息。每发送1万条,总有七八人会上当受骗。从查获的案件看,诈骗团伙内部组织很严密,分工很细。有专门负责购买手机的,有专门负责开银行账户的,有负责打电话的,有负责转账的。同时设立多级账户,层层转账,最后在全国各地的自动取款机上同时提现,两三百万元几分钟内就可取光。许多当事人发现上当受骗后再报案,往往已错过最佳破案时间,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增强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及时识别诈骗犯罪伎俩,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是遏制此类案件、避免财产损失的关键所在。

二、大力拓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的手段和渠道。针对电信诈骗犯罪案件规律特点,支队总结归纳了《十二种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附件)。各高校保卫部门应将其迅速传达到各院系,结合各项校园日常保卫工作,深入课堂、深入师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形成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浓厚氛围。要充分运用宣传栏、黑板报、校报校刊、校园网、校园广播站、QQ群、微博等渠道,通过班会、座谈会、培训会等各种形式,开展一次防诈骗主题活动,使广大师生员工普遍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手段、特点和危害,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切实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做到“三不一要”(不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可拨打110求助咨询,或向亲戚、朋友、同事核实;不转帐: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友被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在此基础上,特别要组织好学生回家宣传活动,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家庭每名成员。要突出对学校离退休人员、学生家庭中的中老年成员等易受骗人群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防电信诈骗的知晓率和普及率。

三、积极探索警、校、家三方协同防范电信诈骗工作机制。公安机关要从发破案环节入手,对电信诈骗犯罪动态和特点规律深入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向驻济高校发布预警信息,提出防范建议。高校是人员聚集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宣传教育活动,受众面广,不仅有助于提高在校师生、员工的警惕性,而且可以通过学生向每个家庭,特别是居家老人传播防范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收到教育一人、影响一家、带动一片的特殊功效。各高校保卫部门要将防范电信诈骗作为当前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宣传教育和防范应对措施,积极探索警、校、家三方共同打击防范电信诈骗的协作机制,形成防范合力,共同遏制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态势,确保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使在校师生、员工对电信诈骗犯罪达到能识别、会咨询、不相信、不上当

二〇一二年四月六日

十二种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

1、“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至我同学的工商银行卡上,卡号为XXXXXX。”

受骗对象:有子女在外地读书的家长

警方分析:由于子女在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

警方支招:首先心态要保持平静,切忌慌乱中做出决断。立即拨通子女电话,一问便见分晓。如果诈骗短信中提到“手机没钱了”,这是骗子设的计,当事人可先给子女的手机缴费,再联系,立马真相大白。一时联系不上,还可与子女的同学、朋友、领导、老师等联系,同样可避免上当。

2、让你分不清真假的钓鱼网站。

受骗对象:用网银进行网上购物或者网上转账的群体

警方分析:犯罪分子利用国外租赁的服务器,制作了一个酷似真实银行网站的假网页,然后会在伪造的购物网站上放置精美的商品低价出售,然后在一旁设置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链接图标,当你点击时,就进入了跟上述金融机构一模一样的假冒网页盗取你的网银账号和密码,然后盗取你的钱。另一种方式则是放置一些明显低于市场价的热门产品,或者高薪招聘人员,让你通过网上银行交纳费用。

警方支招:不要相信过于低廉价格的商品,同时将常用网上银行的网址牢记,每次登录网上银行以前再检查一遍浏览器的网址看是否正确,以此防范伪装的钓鱼网站。

3、“我的那张卡磁条坏了,请把钱直接汇到×××银行账户就可以了,户名××××。”

受骗对象:外出旅游或欠他人钱者

警方分析:骗子使用一种可任意显示手机号码的手机黑客软件,获取受害人欠他人钱等相关资料,再诈骗钱财。假如你刚好要进行一笔转账或者要还别人的钱,收到此条短信就很可能上当受骗。

警方支招:与确需汇款的人联系,确认信息的真伪。切记,汇款前确认对方身份再行动。

4、“电脑预测彩票中奖号码、推荐代炒股票保证盈利,不赚不收费。”

受骗对象:彩民或股民

警方分析:利用你的投机心理,以需要收取少量会员费、服务费等手段骗钱。

警方支招:投资时要查询此类机构和人员的业务资格,不要盲目支付会员费或授权他人代理操作账户管理及交易事项,最好去投资公司现场看看。一旦涉及到电话告知转账、汇款等情况,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身份确认。

5、“恭喜您获得某公司十周年庆典抽奖活动×等奖,公司电话××××。”

受骗对象:贪图钱财者

警方分析:当你拨通电话后,会有人“核实身份确认中奖”,后告诉你需缴纳“手续费、保证金、税费”等,收到钱后便消失。

警方支招:不要轻信中奖信息,天上不会掉馅饼。

6、“顾客您好!您已经在某超市透支消费××××元,垂询电话×××××”

受骗对象:刷卡消费人群

警方分析:这类骗局让你打电话到预先设置好的号码,然后冒充银行人员行骗,告诉你需进行银行卡升级保护,然后借机将卡内资金转入其他账户。

警方支招:短信里留的电话,市民可通过114查实,不能轻易转账。

7、“本人有数所高校的补录招生指标,欲购者从速。”

受骗对象:落榜考生及其家长

警方分析:这类短信诈骗多发生在每年高校招生录取期间,常见的招生骗术为: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追加招生名额;录取过程中,声称认识学校的人可点招;新生报到时,声称因有学生没来报到,可以补招、补录,顶替名额。通常伪造高校的公函、印章、录取通知书等。

警方支招:考生和家长多了解当前的招生政策和基本知识,一些考生落榜后或成绩不理想,不要心存侥幸。

8、“免费提供长期贷款,无担保,立等可办,电话×××。”

受骗对象:急需大笔资金者

警方分析:一旦有人与其联系上,便以需预交保证金、月利息、送款担保费等名义骗钱。

警方支招:不要轻信网络、短信等得到的贷款信息。

9、“我是某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的,您的电话已欠费,而且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诈骗等犯罪,请配合。”

受骗对象:中老年人

警方分析:骗子往往演双簧,一人扮演电信部门人员,其他同伙则冒充警察,以保护被害人卡内资金安全为由,要求按指示转账。

警方支招:主动到电信部门查询,诈骗就难以得逞。

10、“我是×××税务局(财政局、车管所),现在国家下调了购车附加税率(购房契税),向你退还税金。”

受骗对象:购车或购房一族

警方分析:骗子往往冒充税务或车管所工作人员,打电话到家中通知你“购买的汽车、房屋可退税”,并留下“税务局”电话。一旦与所谓的“税务局”联系后,立即让事主到银行自动取款机上进行退税转账操作,实则是将事主卡内资金转入自己的账户。

警方支招:汽车退税都需车主携带相关证件到税务部门当场办理,不可能通过电话远程操作。发现此情况,最好到税务、车管等部门核实。

11、“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哎!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

受骗对象:企业老板、经理

警方分析:一句“猜猜我是谁”,让受害人误将骗子当成老朋友或老同学。骗子会在适当时机向受害人提出借钱要求,受害人往往念旧情不忍拒绝。

警方支招:收到此类短信,可联系其他同学核实该人身份,不要轻易汇出钱款。

12、“我是黑社会,受人之托,要你身体的某个部位,要想消灾,汇笔钱到XX账号上。”犯罪分子随机拨打你的手机,自称是XX黑社会组织成员,最近掌握到你干了什么坏事,或者受别人指使委托,要砍掉你的胳膊、腿、手脚,或者对你妻子、孩子进行伤害。想要避祸免灾,必须将钱款(少则千元、多则万元以上)存入指定的银行账号。

警方分析:慑于犯罪分子的淫威,或者出于胆小怕事的心理,一部分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可能在接到这种“黑社会”的恐吓电话时会手足无措,进而按照犯罪分子的要求乖乖的汇钱。

警方支招:收到此类短信,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应及时向辅导员、父母或者当地公安机关反映,就可避免被骗。

警方特别提醒:犯罪分子为取得你的信任,经常会在作案过程中使用某种任意显号软件,将来电显示的号码变成某些特殊号码,比如“110”、“10000”、“10086”等,甚至是你亲属或朋友的号码,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要回拨该号码,犯罪分子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如果实在无法辨别,请及时拔打公安机关110电话咨询或报警,谨防上当受骗。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对上述电话或陌生电话不予理睬、立即挂断,决不可轻易将自己的钱款汇出去。一旦发生电信诈骗案件,首先要保存好转款凭证、对方账号等相关证据材料,并且一定要及时报警,以便警方串并案侦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