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江国成)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在评价“十一五”的成就时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记者就此采访了宏观经济、“三农”问题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领域的有关专家。
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世界罕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过去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克服并战胜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的复杂性是空前的。
他说,“十一五”前期,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全面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偏快,内需、外需全面偏热:国内的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非常旺盛,煤电油运瓶颈约束比较突出;年平均出口增长率一直保持25%以上。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需求发生巨大改变:2008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从上半年20%以上减速到个位数。去年外贸呈负增长。
为应对外部需求巨大变化的冲击,中央出台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相关政策上做了方向性调整,从控制需求到扩大需求,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
在张立群看来,这些重大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使得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加快的历程中发展的基础得到了巩固,有效地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加快的进程,避免经济发展的剧烈波动。这些成就将为“十二五”新一轮可持续增长奠定较好的基础。
粮食安全得到保障 城乡统筹迈出重大步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韩俊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十一五”期间,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重要方针,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国家粮食安全得到可靠保障,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
他说,“十一五”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增产,去年粮食总产量创历史纪录达到5.308亿吨。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规划原定粮食总产量5亿吨的指标已提前超额完成。当前,我国国家粮食库存充足,主要粮食(稻谷、小麦、玉米)的需求能够得到保障。
韩俊说,“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每年增速均超过6%。农民收入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形成了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导的收入来源结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市场流通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他说,去年,在国家扩大农村消费政策的刺激下,农村消费需求明显上升,出现了多年未曾有过的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城市的可喜局面。另外,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各种农产品市场供应丰富;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国家支持农业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终结了近2600年来农民种地要交“皇粮国税”的历史,还逐步建立各项农业补贴制度,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实施临时收储制度。韩俊认为,这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有效地保护了农民利益,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说,“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有了新的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有所提高;区域发展差距呈缩小之势;地区合作进一步深化,统一市场建设继续推进。
他说,受益于“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扭转了区域发展差距变化的方向。从2004年开始,各地人均GDP的差异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
张军扩认为,这些成就有利于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目标,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与和谐稳定;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居民消费倾向,增强消费能力,扩大内需;有利于优化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配置状况,提升我国经济整体效率和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人口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
努力推进节能减排 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十一五’时期,我国第一次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是说。
他说,近五年来,我国全面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法规措施,加大节能环保领域投资力度,努力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经济模式和消费方式,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深入人心。这些举措成功扭转了“十五”后期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出现的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上升的趋势,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循环经济取得突破,资源节约成效明显,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局良好。
李佐军说,“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完成后,我国的节能总量将达到6亿多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15亿吨以上,这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为今后节能减排积累经验,奠定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减缓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压力。
他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我国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近日又发布了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计划用20年时间,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系列举措将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