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青团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思考

发布日期:2009-02-26    浏览次数:

关于共青团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思考

郭翠朵

中国共青团网 www.gqt.org.cn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必须针对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的具体方针政策调整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立足点。这是共青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从1920年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建立开始,一代代先进青年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主义而结合”、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前仆后继,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可以说,共青团发展的历史就是跟随党学习、工作和奋斗的历史;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从来都是共青团团结教育青年的根本任务。

抗战时期。1936年底,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在这样一个民族危急关头,中国的政治格局、阶级关系都发生了剧烈变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要求青年组织要担负起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任务。但当时的团组织由于受“左”倾路线的影响存在着关门主义倾向,缺乏广泛的群众性。因此,党中央决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把共产主义青年团改造为不分阶级和信仰的青年救国会,取消了团组织,在各地党组织里设立青年部或青年工作委员会及青年干事。所有团员或被吸收入党,或成为党支部周围的积极分子,依照各地的具体情况,采取青年的、民主的、公开半公开的活动方式,联合各届抗日青年参加抗日活动。团组织的改造对于最大多数地团结青年抗日力量,对于抗日初期青年运动的广泛开展起了重大作用。

建国前夕,建国初期。在大规模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土改运动中,党需要青年有组织、有领导地发挥作用;需要通过一个先进的青年核心来加强对青年运动的领导;需要为即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培养自己的新生力量,团结教育整个青年一代。在这种情况下,恢复和建立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国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改革任务的完成,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当时党要求青年团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站在国家工业化斗争的最前列。于是在团的“二大”上提出了新时期共青团的任务:协助党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青年,为建设祖国而忘我劳动,为建设祖国而奋发学习。各级团组织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在增产节约、建立适合青年的生产组织形式、开展扫盲等活动中起到了突击作用。

“文革”前夕,60年代初期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倾向及后来党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左”的错误,使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也直接影响到了共青团工作。“突出政治”曾一度被认为是青年工作的根本,使团的社会职能变得单一化,团结青年的面越来越窄。

时代的列车驶过了历史转折性一站,建国初期,为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面开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今天,团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与抗战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前夕有着明显的不同。“文革”的结束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根本上冲破了“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从发展壮大社会主义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出发,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制定了改革开放、治理整顿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调整所有制结构、分配关系,到改革生产、管理体制,从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认识到政治、教育、文化等上层建筑领域的配套发展;中国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如何建立一种适合时代变化的新体制,以利于引导青年统一思想,投身改革,成为共青团的首要任务。这既是团的工作任务的换向发展,更是青年思想、文化建设的转轨变型。从其涉及的广度、进展的深度和对共青团发展的深远的历史影响而言,共青团面临的是一个新的重大的历史转折。

形势和任务的不同,赋予了共青团改革的全新的历史意义。

首先,这次改革不同于抗战时期的改造,是以加强团的组织建设、促进团的事业向持久纵深方向发展为目的的。我国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历史考验加剧这次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又给思想领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既要排除封建保守的小农意识的干扰,又要防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既要为新的体制疏通,又要为各方面的利益调平。改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中发挥核心作用和先进作用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所以共青团必须越改革队伍越壮大,素质越高,战斗力越强,否则就无法完成历史使命。过去曾有一种观点很时髦,认为改革使市场调节经济,厂长支配生产,奖金调动人员,共青团的“务虚”可以取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单位尤其是工矿企业和农村乡镇忽视了团的建设和发展,给全团造成了不良影响。专职团干部队伍曾连续两年下降:1986年全国专职团干部为23万,1987年为22万5千,1988年为20万8千,团青比例也比改革初期下降了3.8%左右。中共中央〔中发(1989)12号〕文件提出:“不要随意抽调工会、共青团、妇联干部从事他们本职以外的工作,不得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的机构撤消、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强调了在改革中加强群团组织的领导和建设的重大意义,为扭转上述局面提供了政策保证。

其次,这次改革的着眼点在推进团的科学化、群众化、社会化进程,使团的社会职能的外延向更广阔的社会空间扩展,而不是缩小团的社会职能的内涵。我国民主程度的提高,青年自主意识、参与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各阶层、各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增多,使团的工作也进入了更宽泛的领域。党中央(1989)12号文件把共青团等群众组织提到“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这一新高度,从一个新的角度明确了共青团的社会地位,事实上赋予了共青团更广泛更重大的任务。所以,《共青团中央关于团的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中提出了明确团的社会职能、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建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机制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为突破单纯的“突出政治”指明了道路。

应该说,改革开放10年来,我们遵循团的体制改革“是调整和完善团的各种制度,而不是改变团的性质;是明确团的社会职能,而不是取消团的根本任务;是理顺党团关系,而不是摆脱党的领导”的原则,在争取较好的外部环境,代表和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方面;在引导青年通过诚实的劳动创造,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方面;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加速自身建设的民主化进程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进展,成为和正在成为共青团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上最活跃、最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但是,勿需讳言,共青团的工作状况落后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这一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在青年思想问题、热点问题此落彼起的情况下,团的思想和其他工作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和感召力,还没有走在青年的前头,牵引青年的思想脉向;团的系统领导尚不健全,缺乏独立自主地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工作的气氛和条件;基层组织建设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影响着团组织战斗力的发挥;一些团干部的朝气不足,暮气沉沉,缺乏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这些问题形成一股反作用力,成为团的事业迅速发展的掣肘力量。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动力。我们相信,改革的深入发展必将使“团的工作状况落后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这对历史性矛盾得以发展和转化。

联系和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最本质的观点。我们在进行改革的时候,既不能走回头路,又不能割断历史;既要尊重历史的连续性,又要努力推进团的事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在坚持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即变与不变的关系。改革中的已变因素和不变因素是制约这一矛盾关系的先决条件。形势、任务、青年群体素质的发展状况是已变因素,它要求团的工作必须反映时代的变化,适应青年的发展需求,体现新的历史内涵,要求团的指导思想、组织设置、工作设计、活动安排等必须冲破传统的陈旧的模式,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团的性质,党团关系、青年成长的历史背景业已接受的观念、文化熏陶、民族传统习惯等是不变或相对不变因素,它决定了团的部分工作内容(如学习马列理论、提倡尊老爱幼、围绕经济建设开展活动等)和工作为法(如谈心、灌输、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要继承、要坚持、要巩固。因此,在处理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的关系时,我们必须明确“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发展的前提下坚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李瑞环同志在讲到政治思想工作时,对这个问题有一段很好的论述。他说:“首先是坚持,其次是创新。不坚持,就谈不上创新;不创新,也不能更好地坚持。最重要的是把传统的、基本的经验,与当前具体的、变化的有机地结合起来。结合了,既是真正的坚持,也有创新的意义。”

2、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建设即破与立的关系。改革是存优汰劣、兴利除弊;建设是巩固、完善原有的基础,发展、健全时新的内容。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要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坚持改革以建设为目的。改革要从完善团的体制着眼,要为团的建设服务,要以先立后破为原则。改革的步子要稳、方向要明。选择突破口要准,要有建设性的内容。二是坚持建设与改革同步。不能只抓改革,不抓建设,或只提建设,不搞改革,改革和建设要“捆在一起”搞。建设要积极,着眼点要实,要为发展积攒后劲。三要明确建设与改革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避免轻重失衡。建设性的内容好比事物内部的新生力量,它的提出越合理、发展越快,效果越好,就越能为改革创造更多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条件;同样,改革是对不合理因素的剔除和调整,它的顺利进行,既为团的事业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又为团组织的建设扫平了道路。

如何提高共青团的社会地位,使轩组织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是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十分关注的问题。

团的社会地位至少受四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党和政府对青年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青年阶层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及被社会各界的认可程度;三是共青团组织是否真正成为青年群体的核心力量,能否团结和带领他们独立自主、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一股独立的社会力量;四是团组织的整体素质及对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有效付出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团的社会地位既是共青团工作的前提条件,又是共青团工作效果的终端显示;既是共青团事业赖以发展壮大的基本要素,又是衡量共青团整体工作,检验团的改革成效的客观标准。

宋德福同志在团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共青团的社会地位,包括相对固定和相应变化的两方面。所谓相对固定的方面,就是《党章》、中央文件和《团章》的明确规定。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相应变化的方面,主要指共青团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实际作用,以及社会各方面包括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印象和评价”。宋德福同志讲的“相对固定”,是针对《党章》、中央文件、《团章》的稳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而言的。但是,“相对固定”方面作为政策、法规,在实际工作中受“相应变化”方面的弹性制约,也就是说,“相应变化”方面发挥得好,可以使“相对固定”方面由虚变实,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相应变化”方面发挥得不好,也可能使“相对固定”的方面由实变虚。所以,共青团组织要取得更良好、列稳固的社会地位,关键要靠自己的奋斗和作为,要靠在社会生活中的先锋作用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要靠我们的实际表现,在人们“心中的天平”上撮供更重的“砝码”。

(一)充分发挥和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是提高团的地位的先决条件

革命导师列宁说过:“党是阶级的先锋队。它的任务决不是反映群众的一般情绪,而是引导群众前进,”是要“始终走在群众的革命自动性的前面,成为他们的灯塔”。同样,共青团作为青年群体的先锋队,也必须用团组织的先进性和全体团员的模范作用,来号召、凝聚和引导青年。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要求出发,体现团组织的先进性:一、政治上的先进性。共青团只有旗帜鲜明地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把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才能坚持团的工作的正确方向,才能坚持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与青年利益的统一,使团的工作既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又从根本上激发起青年的热情和首创精神。要保持政治上的先进性,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原则;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反对保守、僵化。二、工作上的先进性。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团组织要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成为一支能够动摇各种工作、处处表现积极主动的突击队。在当前主要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做贡献,为学习先进技术、发展生产力贡献,为改革所需要的社会安定团结做贡献。三、素质上的先进性。要使团组织真正成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团的一切工作中必须贯彻教育的观点,坚持“起作用”与“受教育”相结合,使每一个团的干部和团员都能在政治思想、科学文化、理论水平、道德行为、文明礼貌等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为青年群众做出榜样,以每一个成员的较高的综合素质,使团组织逐渐成为具有广泛先进性的高素质的青年团体,以此赢得社会的刮目相看。

(二)最广泛地团结和联系青年,是提高团的地位的基础力量

坚持广泛的群众性,是发挥共青团组织核心作用的关键所在,而发挥团组织的核心作用,又是提高团的地位的必然要求。共青团如果离开了青年,失去了青年的拥护,即使方向正确、内容恰当,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相反,团组织只有最大多数地团结、联系青年群众,才能壮大自己的力量,为完成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为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争取广泛的群众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早在1953年,党中央在《关于加强党对青年团的领导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中,就明确指出了团组织开展独立活动与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团的系统领导与党的统一领导、团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辩证统一关系:“青年团愈能采取多种多样的适合青年特点的方法在青年中进行工作,就越能团结和教育广大青年群众积极参加党的中心工作”。“正因为充分发挥了团的组织作用,便能够更广泛地联系群众,便能够更加发挥团作为党的助手作用”。这在今天仍然是正确的。

衡量团组织的群众性,主要看其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多数青年的利益和在多大范围内团结、吸引了青年群众。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做青年的代言人,要积极争取、借助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在明确团的社会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代表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与侵权行为做斗争;要积极参与民主协商、社会监督,在向青年传达党的声音的同时,向党政及社会有关方面反映青年的呼声。另一方面要致力于改革、完善团的活动体系,使团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规律更适合青年的特点,更符合青年发展的历史趋势。越是基层,越要提倡活动决策的民主性。同时,要努力完善和推进以团干部民主选举为中心环节的团干部制度改革,为加强团干部与广大团员青年的密切联系创造条件。

(载自《河北青运史资料论文选》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